发布者:经济学系 时间:2017-10-09 阅读次数:822
目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是国内中产阶层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出口农产品受阻的直接原因。探讨中国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演变,探寻国外的食品安全措施是否促进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升级不仅关系着农产品的结构调整,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必发9988集团经济系董银果教授于2017年9月29日为系广大师生介绍了她和团队主题为“SPS措施提升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新研究成果。
董银果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研究的背景,即技术性贸易措施在乌拉圭回合后成为农产品贸易的主要政策工具,尤其是与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的SPS(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对发展中农产品出口发达国家影响深远。中国农产品也深受其害,然而目前对SPS措施与农产品质量的关系尚未开展。进而她介绍了文章应用前沿距离模型(Formality to Frontier)来探讨SPS措施与农产品质量升级之间的关系。对于技术前沿的农产品,标准上升(下降),竞争下降(上升),会导致创新下降(上升),即质量升级力度下降(上升);而对于技术落后的农产品,标准上升(下降),竞争下降(上升),则导致创新上升(下降),即促进质量升级力度的上升(下降)。在此基础上,董银果教授选取了3106个品种HS9位编码的初级农产品进行实证检验,得出SPS措施标准提高对一国的农产品创新和出口质量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于本身高标准的发达国家来讲,这种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同时,技术落后的农产品将较技术前沿的农产品质量升级幅度更大。在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的模仿与再创新,结合技术溢出效应与后发优势,其质量升级速度也将紧跟发达国家步伐。最后,董银果教授还分别就产业链产品升级、技术创新、企业标准等不同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在董教授介绍过程中,经济系广大师生就SPS措施对出口农产品质量升级影响的研究背景、作用机理、指标选取及机制设计的若干建模问题等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与交流。通过本次研讨,经济系师生对SPS措施对出口农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在如何开展该领域研究的问题上获得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我院经济系教师包括:杨逢珉、孔令丞、谢国娥、赵炎、李佑平、刘钻石、徐岚、蒋士成、张晨峰、陈雅静、成为、徐月凤、杨剑侠等。部分研究生也参与了讨论。